歡迎你聯絡我們   世界漁業   

人工養殖 ] 停止捕魚 ] 漁業問題 ] 捕魚方法 ] 香港漁業 ] [ 世界漁業 ]

向上 ]

 

主頁

分類目錄

地理課程

世界各地

本網站

資訊屋         

電郵屋主

 

聯絡我們

聯合國糧農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的統計,1985年世界海洋漁獲量為7483萬噸。較詳細情況如右圖所示。

以地區而言,1991年亞洲在總漁獲 產量占了42.8%,其次是南美洲的18.5%和北美洲的10.4%。

主要魚場

可捕獲大量魚類的海域稱為魚場,它們均位大陸邊緣的淺海地區。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1. 大陸棚架寬闊

  2. 大河流入海

  3. 沿岸多礁石

  4. 冷暖洋流相遇

  1. 飲食習慣

  2. 市場位置

  3. 漁港設施

  4. 生產技術

 

世界最著名的有四大漁場:北太平洋漁場、東北大西洋漁場、西北大西洋漁場和秘魯沿海(東太平洋)漁場。這些漁場中出產的主要經濟魚種有:鯡魚(青魚)、鱈魚(明太魚)、鯖魚(鱍魚、馬鮫魚)、大馬哈魚(鲑魚)、鰈魚(比目魚)、金槍魚、沙丁魚以及烏賊(魷魚)、蝦、蟹和鯨等。中國沿海,東非、西非沿海,澳大利亞以東的太平洋和以西的印度洋海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漁場。南極海域則是磷蝦資源豐富的海域和大型海洋哺乳動物鯨的出沒之地。

中國漁場   

中國沿海漁場位於黃海、東海及南海,該海域跨越的緯度超過 40度, 200 米水深以內的大陸棚面積達到 1500平方公里,佔世界大陸棚漁場的四分之一。

此大陸棚漁場內,有多條河流自西往東注入,帶來大量有機物質,且隨季節的變遷而有溫度和流量的變化,形成與太平洋海水不同的大陸沿岸流;而黑潮主流、台灣海峽黑潮支流、東海黑潮支流則分別流經台灣海域,與中國沿岸水交衝成良好漁場帶。

 

 

地理課程 ] 大氣圈 ] 岩石圈 ] 水文圈 ] 生物圈 ] 災害 ] 聚落 ] 經濟活動 ] 發展 ] 世界各地 ] 本網站 ]

主頁分類目錄網站宗旨網主訪客留言討論區

歡迎你 Copyright© 2001-2010 網主 姜漢銘  Hon-ming K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