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園地│其他文章
千年君子  中國沒有「千年君子」!
 

錫蓮花

  中國沒有「千年君子」!

  但在馬來西亞的烈士紀念公園中我看見了千年的「君子」— 用當地著名礦產造成的「錫蓮花」。

  初見導遊大偉時有一種頗為特別的感覺。穿著大馬特有的巴迪外衣,膚色黝黑,跟大馬本土國民並無分別。但他有著中國南方人的扁鼻、圓面、大眼的特徵,慢條斯理而略帶台山口音的語調,揭露了他的祖籍——由中國台山而來的第二代馬籍華人。他說父親在故鄉被「賣豬仔」來到大馬,其後與土著成親,在此落地生根。他亦同樣步父親後塵,成為馬籍華人。在短短的五天旅程中,從大衛的講解指引中,除了略知大馬風情外,亦了解到馬、華融和,華人在此被尊重的原因。

馬六甲

  馬六甲的唐人街、三保廟、華人墓、雲頂高原的開發、被喻為世界上最高建築物的吉隆坡雙子塔商業大廈、肉骨茶、娘惹食品與服裝的由來,都標誌著華人在大馬的血淚與成功。

  馬六甲原是不名之地,據說當馬人登陸據守此地時,苦為此地命名之際,見有兩樹盤於岸邊,一人視之說是故鄉的馬六甲樹,亦即華人所稱的油柑子樹。因而以樹為名,稱之為馬六甲。此樹果實油柑子與橄欖有異曲同功之妙,嚐來先澀苦而後甘潤,皆有解渴生津之功。而葉晒乾後更可作枕芯之用,有清涼散熱之效。先苦而後嚐甘美,道盡了中國人在異地能安身立命的哲理。

三保古廟

  三保古廟,是紀念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據說此廟是當地及海外華人必到之地。廟中有一口古井,井水終年不缺 ,傳說飲了井水,必重臨馬六甲。又若以井水盛滿於杯,放入數十輔幣,水亦不會溢出,與中國杭洲名泉虎跑泉水質如出一轍。或許此水能成為妙藥,為世代客居異地的華人聊解鄉愁之苦!

  華人墓處於馬六甲的市中心,數以千計的墓碑錯落在滿披綠草的圓拱小山丘上,既熱鬧又孤寂。處於路邊的碑石,碑文已不可見,想是客死異鄉而無後人香火的先僑遺墓。據說這地是賜給嫁與馬國皇帝的一位中國公主的墓地,故風水特佳。華人能世代立足於此,實與此墓地風水有莫大關係。大馬政府曾欲擴建市區而搬遷墓地,但遭華人極力反對後,才得以保存。其實中國人慎終追遠,以孝為首,入土為安,先人骨殖不容妄動 不敬,力保墓土又豈是風水的表面道理。

馬華融和的著名產物

  「肉骨茶」及「娘惹」可說是馬華融和的著名產物。由於當初被「賣豬仔」的多是廣東一帶華人,大馬原是熱帶森林,山林瘴氣加上體力消耗,令無數「豬仔」死於疾病虛勞。為著延命求生,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惟有將離家隨身帶來之物如茶葉、香菇、當歸、黨參、玉竹等中葯加上就地取材以八角、迴香、大蒜等香料及隨手檢獲富人捨棄的豬什、骨碎,連水帶肉熬它大半天,成了香氣四溢,既可驅除瘴氣,又能強身健體,可湯可飯或拌以米粉,別具風味的食品。由於當中放有茶葉而其色亦濃黑有如中國泡茶,所以當地人就稱之為「肉骨茶」。

  先僑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仍可隨機而生,應世而變。這種勇於逆境求生、隨遇而安的民族特性 ,令中國人能遍布於世界而不倒。

  而「娘惹」一詞則源於先僑來到大馬後,未能回鄉娶妻生子祇好與土著通婚。土著女子隨夫生活,潛移默化下,將本土文化與中華文化揉合,不論食品、服裝、生活習慣皆別具風格。這些婦女被稱為「娘惹」,而「娘惹」更是代表了馬華通婚標誌的名詞。

雲頂高原

  雲頂高原的賭場,推動了大馬的無煙工業。聞名於世的旅遊熱點背後,是一位極具遠見的華人在大馬發跡的傳奇故事。雲頂高原的賭場林姓東主,原是一位跟從叔父到大馬發展的華人,但因日本侵入東南亞,叔父返回唐山,而該位華人留下以「收買」維生。但因生意不繼,毅然投身建築行業。他的勤奮好學、對建築行業別具慧眼,得到另一華人富商的賞識,建議他投取大馬政府發出唯一的娛樂牌照。其後該位華人幾經艱辛,開山劈石,開發雲頂一大片高山森林,敷設山路及登山吊車,為馬來西亞打開了無煙工業的第一扇大門。

  位於吉隆坡市中心被喻為世界最高建築物的雙子塔商業大廈,其中商店十之八九皆由長袖善舞的華人經營,華人對大馬經濟的推動 不遺餘力,可見一斑。

  中國自鄭和下西洋開啟了水上絲路,直至二十世紀的今天,華人在馬來西亞經歷了明代諸國臣服,輝煌顯赫的一刻,亦經歷四至五十代華人被「賣豬仔」一去不返,晦暗悲慘的一面。在此刻,華人不但與異地文化同異求存,在此更手握經濟命脈。由始至終,不,應是至未來的歲月,華人在此地仍保持辛勤、能耐、隨遇而安與包融的特性 ,揉合成為獨有的馬華文化。

鍚君子

  華人就如「錫蓮花」一樣,遠離故土,在惡劣環境中不懼艱辛,悲慘生活中努力求生,即使在異地,仍保持中國特有的文化,融於異族,造就新一代華人在大馬獨領經濟風騷。

  是的,中國並無馬來西亞千年不萎的錫蓮花;但中國有經世不滅的「出污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現焉。」的君子精神,令中華民族即使離開故土,仍能如「鍚君子」般在異地經年不變,自強不息,備受尊敬尊崇!

後記

  到韓、馬兩地旅遊,跑馬看花般窺視兩地風物。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即使在旅遊前後亦在書中略嚐兩地之風土人情。雖耳聞不如目睹,但若祇在圖片或書中攬勝,則不如親臨其境以取耳目俱真。

  韓、馬兩地皆與中國有莫大淵源,從隋唐時北征的高麗(南、北韓國)至明朝時鄭和南下的滿刺加(馬來西亞),皆留下不少中國文物及風俗遺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兩國文化及風俗,亦印證了中國歷代在異國崇高顯赫的地位。可惜近百 年來中國人在異地並非逞大國的威風;竟是國困民艱,不惜離鄉別井,流落他鄉亦祇為求生存之計。

  韓國導遊楊國明數代根不著地與馬來西亞導遊梁大偉先祖落地生根,皆顯示出華人在他鄉各有不同的悲或喜。不過,縱使國內的環境、人物如何變遷,唯一相同不變的是——海外華人仍世代心懷祖國,在異地力保中華文化,並以中國人為榮。

 
回應

暫時未有任何回應


來源 網上投稿
寫作日期 1998年12月

文章目錄

作者
默言

STGESS(Alumni)--Logo
本網創建日期 :27/11/2000
網站提供校友會

Shatin Government Evening Secondary School (Alumni)

Asp免費空間提供 Brinkster
編輯及管理:Suki & Mabel 設計: M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