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園地│勵群策
沒有老師的課堂 外判一事,利益和利用關係,相連相扣……
 

疑神疑鬼

  執筆之時,夜校已經外判,回憶過去半年,像是上了一堂沒有老師的課,遊行、示威、請願、燭光晚會、向議員求助及到立法會申訴,這些事,我從未在學校學過。

   半年以來,各校學生代表面對著一個很廣很大的課題,如要形容這個課題,不知「公民抗命」這四字是否合適?或者,也可以叫作「自學之旅」。我想將這段時期的所見所聞及所思,一一細說。為這課學習掀開序幕,應該從「開會」說起吧!

  最初,數十個學生開會,七嘴八舌,各自發表對夜校外判的不滿,數小時過去,還未談出結果,會議便結束。後來,每校一、兩名代表出席開會,才容易進入主題,那是一個進步吧!

  以往,各校學生甚少聯繫,這次外判,大家為著同一目的集合起來。最理想當然是彼此心連心,共同努力,但世事真有如此理想嗎?又或者說,由不相識至互相信任,是需要時間。大家都是成年人,思想比小朋友複雜得多,互信之前,猜疑與觀察,不知是否必經之路?

  夜校外判一事,同學不再信任教統局,形成一個對立面。但此事並非只有兩方面,當中還穿插著傳媒及政治團體,利益和利用關係,相連相扣。「我們會被人欺騙嗎?」「應否作點警剔?萬一同儕中有人被利用。繼而影響其他人……」這類問題,不只曾在我的腦中出現,我漸漸感到,大家的警覺性越來越高。有時候,更會疑神疑鬼。認識不久的別校學生可以信任嗎?在信任一個陌生人前,心眼要張開,要看要聽要思考,能窺見對方的立場,才可能「看懂」這個人,進一步,就是看他做事的脈絡,串連起來再作推理,這樣較會和事實接近。不知是否每個成年人都是這麼思考呢?當我對別人猜疑的時候,亦同時感到,別人也在猜疑我。遇有疑惑之時,可以向老師請教嗎?要是一個人已處於疑神疑鬼的狀態,那不如不問。

各人心中設防

  各校學生集合起來,可謂一個大團體,若要行動,一個代表便要帶動一所學校的學生,不論能否帶動,但在會議中,也有著這個責任,若學生代表作了錯誤的決定,那責任就重了。信人—漸覺需要更加審慎。此時,大家的警戒之心再度提高。

  我們利用課餘時間為此事奔走,時間、精神與心力不斷消耗,忘了把前線的情況向同學交代,接著議論便來了,漸聽見有別校的學生,遭同學指責,也有些代表,時常被同學追問,每天、每個小息,重複又重複地向圍繞的同學講述情況。值得注意的是,若事情惡化,學生代表在校無法自處,身心俱疲,前線的事就難以兼顧。我們理解同學的不安是因為不了解情況而來,所以,後來我們正視問題,把前線的消息廣為傳開,讓大家一同評估情況,漸漸地,不安之聲隨之減退。

  大團體中,各人心中設防,有的怕被利用,有的防範被人帶離主題。人多議事,「意見分歧」像是必然會發生的事,若可求同存異,那就最理想,可是,這首先要建基於互相信任的狀態,否則,人與人漸見疏離,這是我近半年來的領悟,我一點一滴地體驗這個建立互信的歷程,在方向一致的前題下,細節上的分歧,又何必介意呢?能夠互相包容,友誼才會建立,信任才會萌芽,這麼簡單的道理,在實踐時,卻是個深刻的體會。

  轉眼間,對對錯錯已成過去,紛紛擾擾過後,目標一致的人再集合起來,共同進退,這時,比以前團結得多了。

  寫到這裡,發覺自己的思路紊亂,一口氣說了半年的感受,現在,重返外判事件之初,按時序論述所見所聞。

示威趣事

  零三年三月十六日,夜官學生大遊行之前,有過一些規模較小的示威活動,遮打花園是我們在校外的一個學習場地。第一次示威,帶著不滿的情緒走到這地方,回想起來,卻是趣味盎然。同學舉起示威牌,聲嘶力竭地叫喊,有警員見狀,走到我們的面前,教我們示威:「議員來到之前,你們大叫也屬徒然,待一會吧!」後來,我們看見對面的團體也是靜悄悄地等候,我們亦靜下來,過了一會,立法會開會的時間漸近,議員紛紛抵達,同學一見議員就大聲嚷了,可是,儘管我們聲嘶力竭,也敵不過對面團體的「大聲公」,別人隨意叫一聲,就把我們的聲音掩蓋,我們真是名副其實的弱勢社群,示威也比別人弱!這一次,就當是拿個經驗吧!還記得示威完結時,有幾個維持治安的警員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下一次,記得拿個大聲公來吧!還有,做一塊大橫額掛在欄杆前,這才像樣。」隨後,又用安慰的語氣說:「沒有人第一次就懂的,下次準備多些,就會好一點。」此時,在公園流連的伯伯,也過來指點我們:「記者走來問你們拿新聞稿,你們都沒準備給人,只用口說,對方趕不及寫下來,下次要準備好呀!」我們記下了警員及伯伯的叮囑,第二次示威,可謂準備充足,不料,當我們第二次踏進遮打花園時,就傳來震耳欲聾的愛國歌曲,示威—還要帶唱機?舉目四望,人們比肩繼踵,擠滿立法會前的空地,這次遇著「國安條例」的示威群眾,示威區全都被佔據了。幸而,同學向某示威常客借得一地,我們才有示威的「餘地」,因為縱使事前已知會警方,但警方容許我們示威,並不等於會安排地方給我們,這些事我們到達時才知道。雖然終於有示威的地方,但我們即使帶來了兩個「大聲公」,也敵不過別人的音響設備,這次示威,就當是看看世面吧!

  當我有點頹然之際,看見一位婦人正派發有關「國安條例」的單張,我心生一念,就把「新聞稿」派給注視我們的途人,幾乎沒有人主動索取,忽然間,有位女士走到我的面前,問我拿了一張,然後消失於人群中。那一晚,我的手機響起,就是她,她是記者!對方想知道我們往後的動向,原來記者的思維是這樣的,他們要的不單今天的新聞,還抓緊日後的。

  繼這次示威之後,就是到政府總部請願,我們對籌辦這些活動漸有掌握,警員還以長輩的語氣說道:「這次你們進步了!」是次請願之後,大家都將焦點放在三月十六日的大遊行,這是最大規模的一次,但那不是抗議的終站,遊行翌日,便要與教統局高官會面,再後一天,亦要到立法會申訴部,向議員講述外判對同學的影響。十七日上午,同學與官員、辦學團體代表及數名議員會面,同日下午,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同意擇日召開公聽會,邀請涉事團體和個別人士出席發表意見,後來,日期定於四月七日。這時候,我們的學習場地,由街上轉移至立法會,這一課掀開新一頁了。

慨嘆沒有用功

  在四月七日之前,我們忙個不可開交,先要趕在開會之前,約見該委員會的議員,陳述利弊,另一方面,亦要撰寫意見書交往立法會秘書處,讓議員了解情況。談到意見書,可謂使我們絞盡腦汁,那時,同學對外判政策滿腔憤怒,有的洩憤、有的說理,可謂「各有風格」,但大體上,內容都十分相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意見書,我細閱內文,比較之下,大感相形見絀。部分論點是其餘十多份意見書都沒有的。尤其發覺該文作者將相關文件看得仔細透徹,把上文和下文的多個地方作比較,從而指出當中要注意的地方,同是一份文件,不同程度的人看,差距甚遠,那時慨嘆自己沒有好好用功,閱讀理解的能力仍屬「有限公司」,經過此事,我深深體會到讀書的實用性,誰說成年人不需要正規教育呢?後來,再有需要寫意見書的時候,我便拿出「教協」的意見書作參考,學習該類應用文的寫作格式,可謂「飯菜汁」都不浪費。

震動心弦

  四月七日,發表意見的人士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同學講述自身的經歷,她是一位離婚婦人,丈夫嫌棄她學識少,將之拋棄,她讀夜校是為了找回失去的尊嚴,聽到這裡,身旁的同學拿起紙巾抹眼淚,我也伸手要了一張,那一刻,夜校停辦的事,在我而言,已由事理辯論,演變成有血有肉的真實境況,震動心弦。

  那天,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擱置夜校外判一年的建議,會議結束時,我們高興不已,但翌日卻得知該決議並無約束力,我們亦收到不利的消息,事情不容樂觀。後來,我們得知立法會四月二十八日再開會,在此之前,我們有何行動可以做呢?要是做一些激烈的行動,我們的底線在那裡?各校的學生代表心中,有著不同底線,後來,「最激烈」的行動並沒有談出結果,我們談出來的,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行動,合作了數月,大家已有默契,團隊合作,就是需要各成員互相尊重,不只在言語間,而是每個人的意見都不應忽視,怎樣才能平衡各方面的意見呢?此時,蘊釀了很久的投票機制,漸漸落實於我們的會議中。不久,我們於四月二十六日,在遮打花園舉行了燭光晚會,參與的同學不少。

  立法會四月二十八日的會議,結果令人失望,夜校外判似乎已事在必行,到了七月二十二日,閱報得知,夜校已外判予兩辦學團體。

  此後,偶然會收到傳媒的來電,詢問我們對外判的意見,有一次,我和記者聊起來,問他在眾多教育問題上,為何對夜校的事感興趣?對方跟我說,當某個時期,各大電視台、電台和報章都詳盡報導夜校外判的事件,便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再問他,除了這樣,傳媒會對甚麼事感興趣,他告訴我,那要看它的報格了。我續問何謂報格?他舉例說,有些報章注重校園的新聞、有的注重「死人塌樓」的事,這就是它們的報格了。

開會模式

  反對外判這事,我是由「開會」說起,亦想以「開會」作結。記得在我們出席過立法會的會議後,隨後的學生會議,也曾嘗試學習立法會的開會模式,擬好議程,作點準備才討論,也試過很有秩序的,依次發言,彷彿已學懂了開會的正確方式,也感到確有其效用。

  數月來,我學會的事不止於這些東西,但篇幅有限,寫作的能力又不大好,大話西遊、東拉西扯一番,請大家見諒,也不多談了。

後話

  半年過去,我經歷了很多事,此事令我有兩個「後遺症」,第一個是我會很謹慎地選擇朋友,聽清楚、看清楚才與人交心。我寫了這麼多話,你有否看我說話的立場與動機呢?可以告訴你,寫這篇文章,只想分享所學會的事,並無特別的動機可言,你信我嗎?若然信,憑甚麼理由?天曉得我不是在騙你?我並非想你猜疑我,而是希望你稍作思考,檢視自己會否太隨便相信人。我的「後遺症」就是發覺了自己以前很隨便信人,現在卻不會了。不知可喜還是可悲?自我保護的意識加強了,但對人卻減少了信任,昔日交友的輕快感覺,已經一去不復再。

  我的第二個「後遺症」,就是看新聞的態度比前不同了,現在會抱半信半疑的心態,從前我是完全接收報導員的訊息,不加思考,就聽進去。現在則不同,看電視新聞,會留意電視台的採訪方式、按次序播放片段所達到的效果及其中隱喻的訊息。我比前較為懂得看新聞了,有些新聞,如夜校外判這類,傳媒只是轉述涉事者的說話,而不是分辨政策的對錯。即使報上有人評論某政策,看看他的生活或工作背景,幾乎可以知道他會持何種立場說話。在這訊息泛濫的年代,想對事情有客觀的認識,與其寄望在別人身上,不如充實自己,令自己有抽絲剝繭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起盲從信人更為實際。知識真重要,助提升智慧,教我們懂得分辨,免於淪為不會思考的「收音機」!

 
回應

暫時未有任何回應


轉載自 勵群策二十六周年紀念特刊
出版日期 2004年

文章目錄

作者
小薯

STGESS(Alumni)--Logo
本網創建日期 :27/11/2000
網站提供校友會

Shatin Government Evening Secondary School (Alumni)

Asp免費空間提供 Brinkster
編輯及管理:Suki & Mabel 設計: Mabel